自由容器

特别报道|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用慈善之心修建幸福桥

辛智博
2023-08-07
来源:中央新影(隶属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传承影响力栏目陕西节目中心

本网讯 王艳旗、杜琰珺、范江涛   李耀君 报道

202387日,为传承经典文化、弘扬典范力量,中央新影传承影响力栏目组陕西节目制作中心于西安拍摄田东海先生个人专题片,在拍摄过程中,陕西节目制作中心成员诚挚拜访了与田东海先生相熟的原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徐山林先生,徐山林先生的慈善之心与感悟给栏目组给予深刻感悟。他在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赞扬。


微信图片_20230807120458.jpg


徐山林先生退休后,怀着一份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感,决定用个人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做些事情。他制订了三条原则:第一,不干挣钱的忙事;第二,不干享福的闲事;第三,干一些扶贫济困的善事。这一决定彰显了他的善心和慈善之志。

徐山林先生实施的慈安桥项目便是他慈爱之心的生动写照。该项目在陕南秦巴山区开展,旨在改善当地贫困农户和基层村镇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在这个地区,山高沟深,交通不便,许多人家门前都是小河小沟。徐山林先生深知过河难度和饮水问题对当地人民的困扰,他带领陕西省慈善协会成员踏遍沟沟坎坎,了解民情,募集善款,资助修建了许多小桥,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人们因慈安桥的建设而感受到了幸福和希望,这些小桥也被亲切地称为“幸福桥”和“生命桥”。


f6906f8ae25a4e09812808ef9fb69683.jpeg


徐山林先生的慈善工作并不仅限于修建桥梁,他也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深知教育是培养人才、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因此特别注重资助农村贫困学生的教育。他发动各种力量,募集善款,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帮助他们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这样的举动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陕西慈善事业,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他对于中国的慈善事业具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现在慈善事业具有平等性、无私性,大众性、开放性、慈善事业是平等的事业,是中华同胞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做好事不留名的慈善,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慈善,是从国内走向国际的慈善,徐先生的慈善事业观深刻洞见慈善的本质,为推动陕西乃至中国的慈善事业贡献自我智慧与力量。


640.jpg


除了慈善工作,徐山林先生还关注环境保护和健康事业。他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呼吁人们注重环境保护,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他也关注民众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微信图片_20230807115456.jpg


徐山林先生为青年寄以殷殷嘱托,青年学生当常怀慈善之心、仁爱之心,培养爱仁之心、坚持心中的真善美,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徐山林先生以他的慈善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对他人关爱的体现。他的努力和奉献精神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他的一生,是温暖和希望的象征,是真善美的生动阐述。


分享
自由容器
手机app同步直播收看方式
自由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