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容器

翰墨人生|魏智广的书法修行与传承之路

2025-03-05
来源:

魏智广1.png


春日午后,西安市鄠邑区惠安小学山阴分校的书法教室里,墨香氤氲。魏智广手持兼毫笔,在宣纸上勾勒出遒劲的横竖撇捺,二十余名小学生围坐案前屏息凝神。这已是这位书法教师义务执教的第五个年头——从草堂青墨艺术学校的专业课堂到乡村小学的公益讲台,他将笔墨纸砚间的千年文化,化作滋养新一代的涓涓细流。


魏智广2.png


碑帖为阶四十载临池不辍

追溯魏智广的书法启蒙,始于少年时代同窗万东庆的一卷《多宝塔碑》。颜真卿雄浑的楷书让他如痴如醉,自此日日临习。从《颜勤礼碑》到《爨宝子碑》,从工整唐楷转向古朴魏碑,青砖墙上的习作层层覆盖,案头狼毫磨秃数十支。2017年进入鄠邑区老年大学书法班后,他在方永利、杜中信等名家指导下系统研习,更成为西安亮宝楼"陕西省书法大讲堂"的常客。"赵熊老师拆解《曹全碑》的蚕头燕尾,史星文先生论碑学源流,每次听课都像推开新世界的门。"回忆求学时光,他抚摸着珍藏的笔记感慨。


魏智广3.png


以墨传灯从学员到师者

2019年对魏智广而言是双重转折:受聘草堂青墨艺术学校开启教学生涯的同时,他报名"味古方室"线上书法研修班,在米鹏团队指导下精研褚遂良《倪宽赞》与孙过庭《书谱》。"那时每天凌晨五点起床临帖,赶在下午1点前上传作业。"他笑言那段"痛并快乐"的时光。正是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让他的课堂既重技法传承,更强调文化浸润。在惠安小学的公益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学习执笔运腕,更从《论语》章句中体悟"字如其人"的深意。


魏智广4.png


魏智广5.png


跨界诗书,传统文化的当代注脚。

如今,身兼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与西安市书协会员的魏智广,常在宣纸边角题写原创散曲。他的工作室里,《边赛情》散曲集与《鄠邑区书协会员作品集》并置案头,墙上"书山有路勤为径"的篆书对联墨迹未干。"练字如打太极,讲究气息流转;作诗若谱乐章,贵在起承转合。"在他看来,诗书同源的传统正为当代文化传承提供着鲜活范式。


魏智广6.png


暮色渐浓,山阴分校的孩子们捧着"永字八法"练习纸雀跃离去。魏智广整理着教案,案头镇纸压着荀子《修身》篇的临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墨迹,在夕阳中泛着淡淡金辉。这位从唐楷碑帖中走出的师者,正将千年翰墨精神,写入新时代的文化基因。


魏智广7.png


魏智广8.png



个人简介:

魏智广,网名九月菊,号重兴堂人。西安市鄠邑区人。喜欢书法、爱好诗词。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陕西省散曲学会理事,西安市鄠邑区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上林苑散曲社秘书长,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鄠邑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魏智广9.png

分享
自由容器
手机app同步直播收看方式
自由容器